近年来,漯河市农业机械技术中心牢牢扛稳粮食安全责任,聚焦国家玉米单产提升工程,围绕“补短板、强弱项、增优势”,坚持项目为王、创新驱动,着力打造农机化技术集成应用新高地。10月3日,国家农业农村部玉米单产提升工程专家组成员对该市玉米全程机械化高产田示范方进行实地测产,单产达到1092.81公斤,创漯河玉米单产和黄淮海地区夏玉米三角定苗种植模式单产历史新高。11月3日,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公布全国农机化技术推广典型案例,漯河市《破解生产密码 打开玉米高产高质高效之门》榜上有名,也是河南省唯一成功入选的单位。
一、上下联动,精准发力。锚定玉米单产提升保障粮食安全,通过上联中国农科院作科所、河南省农机农垦发展中心,下联相关企业,超前谋划,率先立项《漯河夏玉米密植高产高质高效全程机械化绿色智能生产技术》,推动市政府与中国农科院作物研究所签订《关于开展“服务”三个转向“科技包市”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联动中国农科院、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河南省农机农垦发展中心、市县农机部门、农机生产企业、农机合作社等多方参与,为协同攻关提供了有力人才技术支撑。
二、示范带动,精准服务。成立联合技术攻关团队,实行专班推动机制,依托市东红科技有限公司千亩试验示范基地,在生产机具研制改制试验、高蛋白密植玉米品种引进与筛选试验、自动辅助驾驶系统试验、绿色生产技术试验、水肥一体化精准调控试验等关键技术环节全力攻关。研究形成技术挂图,分区域合理布局,开展“一对一保姆式”技术指导服务,探索成熟技术线路,成功将“专家产量”转化为“农户产量”,打造了玉米高产高质高效“漯河模式”。
三、创新驱动,精准对接。瞄准玉米单产提升技术制约瓶颈,采取“政府 科研院所 基地 农机合作社”模式,政府部门引导,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科所、河南省农机农垦发展中心等单位,依托市农机化试验示范基地和舞阳东红农机专业合作社,整合优势资源,开展强力攻关。申报11项国家实用新型和发明专利,主导制订2项省级地方标准、4项市级地方标准,为推动玉米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技术标准和推广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