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尊龙凯时网址 新闻 综合要闻

河南省农机农垦发展中心-尊龙凯时网址

发布时间:2024-09-30  信息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

  当前,大规模机械化作业已全面展开。今年我省“三秋”机械化生产任务是,组织400万台(套)以上各类农业机械投入生产,确保全年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9%以上,其中小麦机播率98%以上、水稻机收率96%以上、玉米机收率91%以上、花生机收率79%以上,机耕作业做到应耕尽耕。

  我省今年夏粮生产喜获丰收,总产量达到757.14亿斤,较上年增加47.13亿斤,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当前,我省秋粮丰收在望,实现全年粮食产量1300亿斤以上,是省委省政府向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庄严承诺。组织好“三秋”机械化生产既是秋粮丰收的保障,也是明年夏粮丰产的基础。“三秋”期间,我省要完成5700多万亩玉米、1900多万亩花生、近900万亩水稻、560万亩大豆,还有其他杂粮和经济作物的收获任务,同时还要完成秸秆还田、机耕整地和8500多万亩小麦机播作业。

  --做好机械调度。统筹辖区内农业机械,强化域内循环,抓好余缺调剂,促进供需平衡。遇到灾害性天气要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干部和技术人员,深入农机化生产一线,开展生产指导。加快“河南农机云”平台应用,组织尽可能多的机械接入平台,提高调度的科学性和精准度。立足生产服务一线,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平台功能,提升对农机合作社、农机手、农民群众和管理部门运用平台积极性。安排专人负责农机化生产信息调度工作,及时掌握“三秋”农机化情况。设立农机服务24小时值班电话,并向社会公开,畅通问题反映渠道,第一时间协调解决。

  --做好生产组织。积极引导农机合作社等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同周边村组签订作业协议,开展整村、整组机械化作业服务,形成相对稳定的供需关系。推广收、运、耕、种、管“一条龙”作业模式,提高农机作业的组织化程度。关注“小散偏”地块和军、烈、孤、困、寡等群体,满足用机需求。

  --强化部门服务。加强与交通运输部门的沟通联络,确保“三秋”跨区机车保通保畅;加强与气象部门合作,做好“三秋”期间气象预报预警,科学开展机械调度;联系协调石化、石油部门,落实农机用油优惠政策和便民服务措施。

  --做好技术推广。加快农机农艺融合,提升玉米籽粒收获、粮食烘干、秸秆综合利用等机械化技术应用水平;积极推广深耕整地、小麦宽幅精量播种,播前、播后双镇压,精准施肥、节水灌溉等农机化技术。充分利用各类农业类项目,积极为新型农机装备提供应用场景,同培育壮大先进农机装备产业链行动形成良性互动。

  农机信息化平台加快建设

  2024年,省农机农垦发展中心与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加强合作,在全省开展农机信息化平台建设工作,加快平台推广应用。进一步优化完善平台功能,新增区域农机服务中心、应急作业服务队、烘干中心(点)分布信息,添加找帮手等功能;将安装智能终端的收割机等机具作业数据对接平台,增加上线农机数量,开展农机作业服务供需对接、作业监测和应急指挥调度,农机管理服务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升。目前平台已上线各类农机9.4万台,其中谷物联合收割机超5.8万台,157家合作社通过平台对农机具进行智能化管理。

  通过信息化平台,管理部门可查看区域内农机分布和作业情况,实时向农机手发送气象、作业进度和调度信息,引导农机合理流动;机手和农户可通过手机app发布机具供需信息,线上协商、线下作业,有效解决“农户找机难、机手找活难”问题。平台还为用户提供了作业量计算、加油站点和农机维修网点查询、农技在线培训等便捷服务。(杨远高 文/图)

1

  无人驾驶拖拉机在田间作业

2

  ▼液压翻转犁在田间演示

3

  ▲红薯收获机在田间作业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