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尊龙凯时网址 新闻 综合要闻

河南省农机农垦发展中心-尊龙凯时网址

发布时间:2024-04-29  信息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

郭天财在田间指导小麦后期管理

  >>提要

  ●切实做好“一喷三防”,打好小麦病虫害防治攻坚战

  ●针对不同麦田,因地制宜进行科学肥水管理

  ●注意预防小麦生育后期倒伏

  ●保持麦田排水通畅,防止滞湿害发生

  ●提前检修麦收农机具和烘干设备,确保小麦成熟一块,抢收一块

  风吹麦浪,麦穗清香。眼下,中原大地8500多万亩小麦已全面抽穗扬花,进入小麦粒重和产量形成的关键期,更是后期麦田管理的最关键、最重要时期。根据省农业农村厅农情调度,返青期全省一、二类苗占比为93.4%,比冬前增加了4个百分点,比常年平均高1.9个百分点。当前小麦苗情长势是近10年来第二个最好的年份。

  如何巩固发展当前全省小麦长势持续向好态势,打好后期麦田管理“攻坚战”,跑赢小麦生产最后“冲刺阶段”,确保把“丰收在田”的小麦真正实现“丰收到手”?4月28日,记者专访了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顾问、河南省首席科普专家、河南省弱筋小麦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团长、河南农业大学教授郭天财。

  记者:当下正由“谷雨”进入“立夏”时节,农谚“谷雨麦挑旗,立夏麦头齐”对现在的小麦生产有什么指导意义?

  郭天财:“谷雨麦挑旗”意思是说,到了谷雨,小麦叶片已全部长出,茎秆顶端长出的最后一片叶子直挺挺立着,像一面旗,人们形象地把这片叶子称为“旗叶”。小麦抽穗后,茎、叶等营养生长停止,株高已定型,小麦的叶面积达到最大值,是小麦一生中光合作用最强、合成有机物最多的时期,且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几乎全都输向籽粒,是决定小麦产量的“攻坚”期。

  “立夏麦头齐”,是指立夏时麦穗都已抽齐,小麦逐渐进入扬花和籽粒形成与灌浆期,生长中心转入以生殖生长为主的阶段,是决定小麦穗粒数多少、粒重与产量高低的关键时期。这些农谚是历代庄稼人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智慧,但在全球气候变暖大背景下,由于小麦的生育期普遍提前,一些老农谚与小麦的实际生育进程不太吻合,但对小麦生产仍有指导意义。

  记者:当前,全省小麦已进入抽穗扬花期,此阶段麦田管理应该注意什么?

  郭天财:小麦抽穗扬花后,进入麦田后期管理阶段。此期小麦生产开始进入百米赛跑的“冲刺阶段”,既是小麦产量形成的关键期,也是多种病虫和干热风、雨后青枯、大风倒伏、阴雨寡照、烂场雨等自然灾害的易发、重发期,此期麦田管理好坏和技术措施是否落实到位,对小麦的最终产量、品质和农民的种麦收益影响很大。针对今年小麦生长状况和当前气候特点,各地要立足于抗灾夺丰收,牢固树立“增产与防灾减损双向发力”的理念,做到“小麦一天不到手,管理一天不放松”,进一步夯实小麦丰产基础。

  记者:立夏将至,请郭教授为我省小麦生产后期管理划出重点。

  郭天财:今年5月5日进入立夏时节,麦田管理主要有四个重点:切实搞好“一喷三防”,打好小麦病虫害防治攻坚战。此期小麦赤霉病、锈病、白粉病、麦穗蚜、黏虫等多种病虫害进入高发、重发期,这些病虫害不仅会影响小麦植株叶片的光合作用,还会影响籽粒发育与灌浆,导致粒重和产量降低,品质变差。同时,此期开始,干热风、雨后青枯、大风冰雹等气象灾害也进入易发期。因此,各地一定要抓住未来一周左右小麦赤霉病防治的关键窗口期和有利天气条件,以防病虫、防倒伏、防干热风,尤其是以防控小麦赤霉病、条锈病为重点,将杀菌剂、杀虫剂、磷酸二氢钾、植物生长调节剂等科学配伍,混合使用,实现“一喷多防”。统防统治要注意掌握最佳喷药时期,提高喷药质量;群防群治要重点关注散户麦田,做到不留空白、不留死角,实现“一喷三防”全覆盖。豫中南地区在做好小麦赤霉病二次防控的同时,还要做好多花黑麦草等麦田恶性杂草人工拔除,确保小麦安全生产。

  因地制宜进行科学肥水管理。小麦抽穗扬花和籽粒灌浆期随着气温升高,蒸腾作用增强,植株代谢旺盛,进入需水需肥的高峰期和反应敏感期。此期保持适宜的土壤墒情,不仅有利于小麦籽粒灌浆,还能有效预防或减轻干热风危害。如果此期干旱缺肥,会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农谚“灌浆有墒,籽饱穗方”,就充分说明此期保持适宜土壤墒情对小麦生产的重要性。因此,对于目前发现的长势偏弱、墒情不足和保水保肥性能差且已出现脱肥症状的麦田,要在小麦孕穗和籽粒灌浆前中期适时适量追肥浇水,以满足小麦生育后期的肥水需求,防止麦田缺墒脱肥早衰,以促进籽粒灌浆,增加粒重,提高产量。但对于土壤肥力高、墒情好的麦田,特别是群体偏大、生长过旺、具有倒伏风险的麦田尽量不浇灌浆水。后期浇水一定要注意收听天气预报,选择晴朗无风的天气并按照“小水轻浇,大风不浇,无风抢浇”原则,进行小水浇灌,切忌大水漫灌,在小麦籽粒灌浆后期不再浇水,尤其是在小麦成熟前的半个月内不能浇“麦黄水”,以免根系活力降低,甚至出现缺氧窒息,造成植株提前死亡而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

  注意预防后期倒伏。倒伏是小麦生育后期一大自然灾害。农谚“麦怕四月(农历)风”“麦倒一把草”,都说明小麦生育后期预防倒伏的重要性。小麦倒伏不仅影响小麦光合作用,还可增加病虫害发生概率,并直接影响机械收获,对小麦的产量、品质和农民种麦收益影响很大。需要特别提醒的是,由于今年全省麦田群体普遍偏大,开花后随着籽粒灌浆,植株重心上移,若遇风雨交加天气,发生大面积倒伏的潜在风险很大。另外,种植植株过高品种麦田,春季肥水管理过早,茎秆质量差、基部节间过长的麦田,以及纹枯病、茎基腐病等病害发生较重的麦田后期也易发生倒伏。对于已经发生倒伏的麦田要注意及时叶面喷施杀菌杀虫药剂和磷酸二氢钾,预防白粉病、锈病、麦蚜等病虫危害,补充营养,增强籽粒灌浆强度,提高灌浆速率,把倒伏造成的减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保持麦田排水通畅,防止滞湿害发生。“谷雨”节气之后,我省开始进入雨季,如遇降雨量大天气,麦田排水不畅,很容易造成渍害,导致小麦根系因缺氧影响正常生长,甚至导致小麦植株提前死亡。尤其是豫南稻茬麦区和其他地势低洼地区,以及前期降雨量大、土壤墒情充足的地区,应提前清理田间沟渠,确保排水畅通,防止遇雨田间积水造成滞湿害而影响小麦后期生长。

  此外,各地还应提前检修麦收农机具和烘干设备,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做好防范麦收期间“烂场雨”天气的预案,确保小麦成熟一块,抢收一块,把目前“丰收在田”的小麦真正实现“丰收到手”,为新中国成立75周年献厚礼,为小麦大面积单产提升和保障国家粮食绝对安全做出河南贡献。(记者王侠 文/图)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