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尊龙凯时网址 新闻 综合要闻

河南省农机农垦发展中心-尊龙凯时网址

发布时间:2020-11-27  信息来源:农业农村部农机化司

编者按:11月16—18日,农业农村部在京举办省级农机化管理干部高级研修班,张桃林副部长出席并作开班动员。研修班紧紧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研讨“十四五”农业机械化发展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研究部署加强农机化人才队伍建设,开展农机化管理业务知识培训。现将张桃林副部长讲话予以刊发,供各地学习贯彻。

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为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张桃林副部长在省级农机化管理干部高级研修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2020年11月16日 北京)

同志们: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于2020年10月29日胜利闭幕。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了未来5年发展蓝图和2035年远景目标。在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我国“十四五”期间到2035年要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时代背景、重大意义,提出了一系列新论断、新理念和新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发展。农业机械化战线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刻领会、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谋划好农业机械化“十四五”规划,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和高质量发展,为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提供强大动力和有力支持。“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推动“十四五”及今后一段时期农业机械化发展,关键在人才、靠队伍,这次省级农机化管理干部高级研修班,是我们推进新时期农机化人才队伍建设的“当头炮”“先手棋”,要从管理干部入手,引领组织各有关方面认真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结合工作实际推进贯彻落实,谋划推动新时期农业机械化工作高质量发展。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第一,“十四五”时期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对农业机械化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农业机械化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内容、重要支撑和重要标志。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农业机械化发展,根据不同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及时明确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指导方针、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推动农业机械化取得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2019年全国农机总动力超过10亿千瓦,农机装备总量达到2亿台套,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跨上70%台阶,三大主粮生产基本实现机械化,我国农业生产已从主要依靠人力畜力转向主要依靠机械动力,进入了机械化为主导的新阶段。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明确了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大战略任务。农业农村是编制“十四五”规划的重要内容,在推进农业现代化方面、在确保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在支持乡村建设方面,农业机械化战线将肩负重要责任,面临更高要求。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要按照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联系农业机械化实际进行深入研讨,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重点,更好地把重要途径、重要支撑理解好、把握好。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没有农业机械化的全程全面发展,就很难有农业生产全面的全链条的高质量发展,就难以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例如,在丘陵山区,人力畜力作业的退出是一个必然趋势,如果机械化不能及时跟进,势必影响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因此,我们要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实施、满足亿万农民对机械化生产的需要为目标,加紧对标“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创新政策举措,确保“十四五”时期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和高质量发展取得重要进展。

第二,推进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和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壮大人才队伍力量。这些年来,特别是2004年《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公布实施以来,我国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农机装备总量加快增长,农机装备结构持续优化,农机作业水平跨越发展,农业机械化队伍不断壮大。2019年全国乡村农机从业人员4677万人,农机服务组织近20万个;全国农机化管理、教育培训、试验鉴定、技术推广和安全监理人员超过16万人;省级及以上农机化科研机构、重点农机企业研发机构中科研人员约1.8万人。这支队伍在装备研发、鉴定推广、使用维修、管理服务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支撑推动了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成为农业农村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了积极贡献。

进入“十四五”新发展阶段之后,我们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农业机械化需求结构和发展环境都将发生深刻变化,但对照新阶段发展要求,农业机械化本身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也更加突出,农机化管理工作的领域、内容、方式都将深刻变化,对农机化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对这些方面,我们一定要提高认识。从发展领域看,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从主要作物耕种收环节向植保、秸秆处理、烘干等全过程延伸,由粮食作物向棉油糖、果菜茶等经济作物扩展,从种植业向养殖业、初加工业、设施农业等全面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加强适应、支撑和引领经济作物生产、养殖加工机械化等方面人才的培养,推动农机化人才队伍更新知识结构、提升专业技能,向跨领域、多元化、复合型转变。从发展途径看,以科技创新、机制创新、政策创新为动力,以农机农艺融合、机械化信息化融合,农机服务模式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相适应、机械化生产与农田建设相适应为路径,加快破解新阶段农业机械化发展面临的机具技术供给、农田农艺配套、管理政策创新等方面“供不足需、供不适需”的矛盾问题,要做到这些并确保行稳致远,需要下更大力气培育壮大新型人才队伍,培植农机创新型企业、创客、创新团队、领军人才,推进农机“智库”、“会展”、媒体等专门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农机使用一线的“土专家”、新“麦客”、农机经营服务组织“带头人”等高素质农民。从管理方式看,农业机械化的管理对象由传统农户为主向新型经营主体扩展,越来越需要创新管理方式,增强管理的精准性、科学性、指导性。尤其是随着“放管服”改革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管理事项下放,省市县的调控空间将进一步增大,地方承担了更多政策落地、项目落实的管理责任。同时,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加快推进,传统的管理服务模式已难以适应发展要求,必须创新方式方法,更多地运用市场化、信息化手段,运用法治方式、典型模式和制度安排推动工作,由过去的争资金、批项目、催进度,更多地转向政策创设、标准制定、信息引导和事中事后监管上来。这些深刻变化,对农机化管理人员能力素质作风等提出了新挑战,对加强农机化管理队伍建设,实现管理服务的高质量高效率,提升公共服务的满意度提出了新要求。特别是2018年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后,各地农机化管理机构设置、工作体制机制和干部队伍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迫切需要加强培训,统一思想认识,转变工作方式,强化专业本领,提升综合素质。

面对“十四五”时期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农机化人才队伍还存在人员总量不足、结构不优、能力素质有待提升、高端人才缺乏等突出问题亟待解决。从科研队伍看,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开展的执法检查结果,2019年全国28所高校院所招收农机装备硕士生总数不足700人,农机专业研究生与本科生招生人数比仅为0.1%,预计到2025年中国农机化专业人才缺口将达44万人。科研人才的不足,直接导致我国农机装备生产制造水平不高,在贯通研发、制造、推广、使用等环节的农业机械化产业链供应链上,出现了明显短板。比如,粮食作物收获机械的割台设计整体上还不够科学,一些大宗经济作物整机还技不如人,大型机具变速箱、无级变速电控换挡、捆扎打结器等关键核心部件的制造技术仍受制于人,等等。从管理服务队伍看,近年来农机化管理系统人员总量呈减少趋势,技术服务领域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人员比例仅为53%。不少同志的业务知识结构存在明显短板,对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历程、地位作用、前进方向等不是很了解,也不是很清楚。从实用人才队伍看,乡村农机从业人员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到72%,农机操作人员中获得农机职业技能鉴定证书的人员不到1.5%,农机合作社等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带头人、农机服务经纪人等人才严重不足。部分农机手的驾驶技能不够熟练、作业不够规范,尤其是熟练操作高性能、大马力、多功能复式等新型机具的人才更加短缺。在这一方面,如果高技能人才跟不上,再好的机具作业效能也不能充分发挥,特别在粮食收获环节还容易造成损失,有关方面对此也十分关注。总的看,农机化人才队伍不同程度地存在知识老化、观念老旧、方法老套等问题。对此,我们必须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采取有力举措,加快补齐农机化人才队伍建设短板。

第三,全方位推进“十四五”农机化人才队伍建设。“十四五”规划《建议》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要求“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国务院2018年42号文件明确把“切实加强农机人才培养”列为推进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的重要任务,要求“健全新型农业工程人才培养体系” “注重农机实用型人才培养”。面向“十四五”,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基本原则,把“人才强机”作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大战略,以有力支撑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乡村振兴全面推进为目标,以培养和使用两个环节为着力点,创新机制,广辟渠道,扎实推进新时期农机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提升服务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高质高效转型升级的能力,为开创新时期农业机械化发展新局面提供强大支撑。具体来讲,要围绕提升六种能力,全方位做好农机化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工作。

一要围绕提升组织管理能力,开展各级农机化行政管理人员轮训。立足于“十四五”时期农业现代化和乡村建设要求,重点针对地方机构改革后农机化系统管理人员调整较大的实际情况,加快选拔、补充农机化专业人员,组织编印培训教材,创新培训方式,逐级开展农机化管理干部业务能力培训,争取用2年时间完成各级农机化行政管理人员轮训,示范带动农机化人才队伍建设。

二要围绕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进农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针对农机装备研发制造短板弱项以及“卡脖子”难题,提升农业机械化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引导、推动和支持高等院校加强农业工程学科建设,积极设置相关专业,扩大招生规模特别是硕士生、博士生规模,加快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农机化科研人才。支持农机科研院所通过国际项目合作、境外人才培训交流等方式,引进国外高层次农机人才。引导相关高校面向农业机械化、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支持优势农机企业与学校共建共享工程创新基地、实践基地、实训基地,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依托重大农机化科研项目、重点学科和科研基地,培养科技领军人才。在这些方面,要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针对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出现的技术短板、机具短缺以及立地条件等,集聚科研院所、农机企业等多方力量资源,更有针对性地推动开展农机科研工作。积极发挥协会、学会在信息交流、教育培训中的作用,探索建设农机化智库。广开门路,加强与科技、教育部门以及高校院所、企业的交流合作,建设多学科、多领域的专家队伍。

三要围绕提升公益服务能力,加强农机鉴定推广人才队伍建设。从加快先进适用农机具的推广应用出发,大力开展农机化技术推广、试验鉴定系统的干部和技术人员培训和再教育,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完善选拔、培养方式,充分发挥农科大学生定向培养等渠道作用,面向基层选拔、培养高层次技术推广服务人员。注重在实践中培养锻炼人才,组织开展岗位练兵、技能竞赛,强化政风行风和职业道德建设,培养骨干人才,建设素质过硬、作风扎实、结构合理、充满活力、开拓创新的农机公益服务人才队伍。

四要围绕提升执法监管能力,打造分工合理执行有力的农机管理执法队伍。坚持人民之上、生命至上,全面强化农机安全生产保障水平。要积极参与和支持农业综合执法改革,配合牵头部门按要求加快完成机构重设、体系重塑及人员配备等工作,选配懂农机、懂法规、敢担当、愿服务的复合型人才充实到农机安全生产监管岗位。要针对监管执法人员加强法律法规、农机技术和监理业务教育培训,夯实专业本领基础,加强纪律作风建设,推进政务公开,规范业务行为,弘扬职业道德正能量。要着力稳定乡村兼职安全监理员或协管员队伍,加强业务培训,提升能力素质,筑牢农机安全生产监管“最后一公里”防线。

五要围绕提升作业服务能力,建设规模宏大的农机实用人才队伍。“十四五”要在加快农机社会化服务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动健全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等方面取得新的成效。要大力发展农机化中等教育、职业教育,加强农机职业技能开发,扩展职业种类,加快技能培训鉴定,大规模培养农机生产、作业操作、维修保养、“数字化”技术运用等技能服务型人才。坚持不唯身份、不唯学历、唯其土、唯其专的导向,组织遴选和培养农机使用一线“土专家”,建立名录管理机制,从鼓励支持和引导开展农机具研发创新、承接农机化技术推广、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等项目、参与农机化发展规划计划和重大项目决策咨询等方面加大培养力度,在培养中使用,在使用中培养。大力发展多元合作培养,开发培训资源,通过购买服务、项目支持等方式,支持农机企业、合作社开展农机技能服务型人才培养。鼓励科企合作,在农机服务组织的试验基地上联合打造实训平台,提升培养效果。特别要站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高度,紧盯粮食机械收获减损环节,大力开展农机标准化作业、规范化操作技能培训。加大对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带头人和返乡农机从业人员的扶持力度,培育一批既懂生产又善管理的新型农机职业经理人和实用人才,打造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发展的生力军。

六要围绕提升宣传引导能力,壮大讲好农机化故事的群体。要加强农机化领域的宣传队伍建设,强化责任担当,大力培养行业性、专业型新闻宣传人才,不断地提升采编人员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要创新工作方法,支持发展新媒体,搭建合作交流平台,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报刊等方式扩大传播范围和影响力,及时发现、总结、宣传和推广各地的好经验好做法,积极营造推动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氛围。

同志们,人才是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原动力和第一资源。只有坚持人才优先,大力开发人才这个第一资源,造就一支高素质的管理人才、科技人才和实用人才队伍,才能为促进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提供有力保障。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胸怀“两个大局”,迎难而上,开拓进取,调动一切积极和有利因素,切实加强对农机化人才队伍建设的组织领导,加大投入力度,创新培养机制,广辟培养渠道,丰富培养手段,在发展中培养好、使用好各类人才,加快建设服务乡村振兴的高素质农机化队伍,为落实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大战略部署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撑。

网站地图